安顺学院学报

屯堡学研究

  • 乡村振兴视域下安顺地戏数字化发展研究

    钟桢;王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加上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安顺地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数字化手段,是促进安顺地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理顺乡村振兴与安顺地戏数字化发展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安顺地戏数字化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构建安顺地戏数字化生态系统,从永久性保存、活态化传承、创新性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措施,促进安顺地戏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04期 v.27;No.14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文化旅游研究

  • 新时代红色旅游的辩证特质、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径

    彭冰冰;黄文心;

    红色旅游所展现的休闲性与教育性、物质性与精神性、公益性与经济性、主题性与融合性等多重属性的辩证统一,揭示出其作为特殊旅游形式的内在逻辑与丰富内涵。红色旅游对增进政治认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亟需构建一套基于国家、社会、个人多主体联动的发展路径,激发各主体间的内生动力,以制度保障、基建升级、治理创新、人才培养与体验提升为着力点,形成系统化推进路径。

    2025年04期 v.27;No.142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乡村振兴研究

  • 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高承龙;张思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和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满族说部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风格。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社会持续受到冲击,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现象,包括大量少数民族自然村濒临消失。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涉及农村的方方面面,满族说部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能有效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文化传承,构建和谐礼治乡村,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也有助于推动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发展。

    2025年04期 v.27;No.142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增长困难、成因及对策

    王菊;

    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的持续增长,不仅是防止规模性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更是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需求。农村低收入人口面临收入总体偏低且增收缓慢、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困境。导致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众多,但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农村低收入人口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资源资产配置能力弱和家庭负担重四个方面。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收入增长,需要重点提升农村低收入人口家庭中的“四项收入”,即对低收入人口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营性收入增长、盘活资源要素促进财产性收入增长、完善帮扶协作机制提高转移性收入,旨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2025年04期 v.27;No.142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文学研究

  • 地理空间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研究

    黄德林;

    布依族古歌是布依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口头文学艺术结晶,也是祖国文化宝库中闪耀夺目的奇珍异宝。布依族古歌包含历史、宗教、社会、民俗、哲学、文学、艺术、伦理、审美等方面的内容,是布依族人民“百科全书”式的珍贵文献。布依族古歌承载于布依族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之中,它既是诗,又是歌,既可唱,也可吟,天籁般的歌声,催人泪下的诵词,润物细无声地形塑着布依族儿女的思想行为。布依族古歌在越千年历百世的传唱中,蕴含着先民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直观朴素的地方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理空间研究价值。

    2025年04期 v.27;No.142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迁徙与融合:苗族史诗《亚鲁王》中的迁徙母题研究

    方守永;

    苗族史诗《亚鲁王》中的迁徙母题内涵丰富,包括迁徙叙事、迁徙原因、迁徙过程和迁徙结果等内容。亚鲁王及其族群的迁徙贯穿史诗的始终,他们迁徙的主要原因是战争,故称“战争迁徙”。他们在迁徙过程中历经千难万险,并始终受到战争的侵扰,最后迁徙到荷布朵王国并通过没有硝烟的战争抢占了该地而在此定都。苗族先民的迁徙虽为被迫离开故土,但在史诗的内蕴中还表现出经济交往、文化交流、民族交融等象征意义及审美内涵。

    2025年04期 v.27;No.142 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科学研究

  • 教师能动性研究:内涵、影响因素、作用结果及提升策略

    贺敬雯;王秀娟;李杨;

    能动性是个体主动地选择信息、决策判断并做出目标导向行动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能力。在教育领域,教师是影响教育政策发展的关键能动性人,他们在课堂上落实教育政策,直接塑造学生的学习条件。教师能动性涵盖个体能动性、关系能动性以及集体能动性三种类型,其发展是个体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有机互动的结果。提升教师能动性需要激发内部驱动,唤醒教师积极能动性;开展教育培训,挖掘教师专业能动性;营造良好氛围,激发教师集体能动性;优化物质资源,强化教师个体能动性。

    2025年04期 v.27;No.142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经典阅读的创新探索及其育人价值

    梁伟;

    经典阅读是人文社科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培育核心能力的重要方式。“经典阅读共同体”模式是较为理想的大学生经典阅读组织化模式。组织化的阅读平台、团体性的阅读规则以及周期性的阅读互动是“经典阅读共同体”的核心内容,其通过正向激励的动员机制、社群共促的监督机制以及上传下带的引领机制,将学生组织起来开展经典阅读训练。在“经典阅读共同体”模式下,经典阅读促进了大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个体价值层面的主体解放,体现了独特的育人价值。

    2025年04期 v.27;No.142 92-9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历史学研究

  • 明代贵州提学况叔祺督学思想探究

    李波;

    明代贵州提学官况叔祺对其督学贵州的价值意义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其积极的督学态度是其取得督学成就的重要前提。况氏以培育“盛世通儒”为督学目标,特别注重对贵州士人的激励教育,在批评社会不良风气的同时更为读书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他教导诸生以立德修身为先,但又能巧用策略、以理服人。况叔祺督学思想是其贡献于明代贵州社会的重要体现,其培养边邑人才的观点主张至今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2025年04期 v.27;No.142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理工科教学与应用研究

  • 科研反哺教学在植物化学保护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胡贤锋;朱喜玲;刘天雷;常向彩;

    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核心专业必修课。为提升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依托现有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结合植物化学保护课程实际,从融入科研成果、利用学术资源、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科研反哺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结果表明,科研反哺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进一步增强。

    2025年04期 v.27;No.142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